芜湖津盛农商银行:“三个强化”筑牢反诈“三道防线”
发布日期:2024-12-06 浏览次数:49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芜湖津盛农商银行始终把防诈反诈作为践行“金融为民”的务实举措来抓,坚持高站位谋划、多渠道防治、整体性推进,着力“三个强化”,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工作“三道防线”。
一、高站位谋划,强化机制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涉诈“资金链”治理。芜湖津盛农商行根据安徽省联社关于《进一步强化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成立安徽省联社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工作专班的通知》要求,打造“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运管部门全程抓”工作格局,把防诈反诈与业务发展同布置、同考核、同奖惩,确保全行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二)建立六项机制,实行账户“全流程”管理。建立开户审核机制、分级分类机制、风险监测排查机制、倒查追责机制、立体式宣传机制和警银交流协作机制,统筹推进防诈反诈,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三)加大考核力度,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防诈反诈纳入网点经营绩效考核,对涉案账户数量和问题防控不力的网点进行处罚,对堵截风险事件、强化警银协作等积极作为的网点进行加分,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提高全员严格执行制度、主动堵截异常开户、有效监测异常交易的意识和能力。
二、多渠道防治,强化账户管控
(一)实施“三个步骤”,细化事前审核。落实开户尽职调查,即第一步问客户、签承诺;第二步查系统、识身份;第三步设限额、分类管。坚持“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详细了解客户身份信息及开户用途,并进行双人上门核实,确保账户真实合法。同时,利用“天眼查”等工具查询对公户信息,防范虚假开户风险。
(二)推动“两个加强”,优化事中预警。针对每一个涉案账户,坚持从网点分布、客户信息、账户信息、交易特征、涉案背景等多个维度加强分析;同时强化培训力度,采用视频、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通过理论学习、案件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柜面服务人员对电信诈骗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从而更及时、准确地识别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犯罪行为。
(三)做好“四则运算”,强化事后管理。在开户服务上做加法:开户网点在客户开户后3-5个工作日内开展二次核验,核验客户实际开户用途,核验账户是否本人使用、核验交易明细是否正常、核验是否再次触发灰名单;定期通过二次核验了解账户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进一户降低账户涉案风险。在账户清理上做减法:累计清理、注销“双零”账户3.22万户,低效账户批量转不动户5.9万户。在账户服务上做乘法:客户可就近选择网点或通过手机银行申请非柜面限额调整。在风险排查上做除法:对触发频繁开销户、资金快进快出、小额试探等47条监测规则的可疑账户进行严格管控。
三、整体性推进,强化反诈能力
(一)聚焦宣传教育,筑牢反诈思想防线
反诈宣传进校园,开展“金融讲堂”。为切实增强学生识诈反诈意识,营造浓厚的校园反诈氛围,通过对“充值”“打赏”等诈骗案例进行分析,传授相关防骗技巧,提醒师生们要时刻绷紧防范之弦,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筑牢反诈防骗墙。
反诈宣传进社区,打造“银龄课堂”。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观看诈骗视频,结合近期养老诈骗的新特征,讲授各种防诈骗技巧,传授“避坑”经验,帮助老年人识别各种“套路”,耐心地为老年群众答疑解惑,切实提高老年人防诈反诈能力,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反诈宣传进企业,搭建“金融夜校”。积极号召组织员工走出网点,前往各大企业开展宣讲活动,为企业员工讲解金融知识,剖析近期频发的“杀猪盘”“冒充领导”等电信诈骗案例,引导职工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提升企业职工的防诈知识和能力,避免企业职工遭受欺诈、误导、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侵害。
(二)聚焦银警合作,筑牢联防联控防线
深化警银协作,树立“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的理念,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巩固“人防”与“技防”双重防线;与公安机关建立反诈协作交流工作群,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联动。对可疑账户和交易及时上报公安机关,并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涉案账户的管控和追查工作,共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从源头堵住涉案账户新增,避免客户资金遭受损失。
下一步,芜湖津盛农商银行将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深入开展防诈反诈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环境。
供稿:津盛农商银行